返回
优质书源
目录
共41章
倒序
1 自序
2 第一辑崛起论 1.诗与“小我”
3 第一辑崛起论 2.恢复新诗根本的艺术传统——舒婷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
4 第一辑崛起论 3.给艺术的革新者更自由的空气
5 第一辑崛起论 4.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
6 第一辑崛起论 5.论新诗的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问题
7 第一辑崛起论 6.关于诗歌流派嬗变过速问题
8 第一辑崛起论 7.“后新潮”诗的困窘与出路
9 第一辑崛起论 8.“后新潮”诗的反思
10 第一辑崛起论 9.诗论纷争:在个人承担和历史承担之间
11 第一辑崛起论 10.历史的裁决——朦胧诗二十周年祭(为《文学报》而作)
12 第一辑崛起论 11.访谈录:我与“朦胧诗”的论争
13 第一辑崛起论 12.《新诗发展概况》写作前后——答洪子诚
14 第二辑新诗评说 1.论新诗第一个十年
15 第二辑新诗评说 2.论《女神》:从泛神论到“泛我论”和“无我论”
16 第二辑新诗评说 3.序王炳根《少女万岁——蔡其矫传》
17 第二辑新诗评说 4.序陈仲义《现代诗创作探微》
18 第二辑新诗评说 5.序俞兆平《诗美解悟》
19 第二辑新诗评说 6.评秦岭雪:在古典美和当代美的冲突中悠游
20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.引言西方文论和中国经典的痛苦搏斗
21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2.徐志摩《再别康桥》:无声的独享
22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3.闻一多《死水》:“以丑为美”的艺术
23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4.戴望舒《雨巷》:缠绵情结的客观对应物
24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5.郭沫若《天上的街市》:飘渺中的确证
25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6.卞之琳《断章》:超越抒情,相对性哲理
26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7.冯至《你说,你最爱看这原野里》:纪念没有印象的普通人
27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8.穆旦《春》:为青春的欲望寻求“归依”
28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9.曾卓《悬崖边的树》:严峻的危机和精神升华的统一
29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0.臧克家《有的人》:以生死格言抒情
30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1.蔡其矫《雾中汉水》:情思决定红日朝霞间的因果
31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2.舒婷《致橡树》和《神女峰》:女性独立宣言
32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3.北岛《无题》:对麻木和愚昧的决绝
33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4.海子《麦地》:月亮下面的劳动颂歌
34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1.概括意象中的感情优势
35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2.诗的知觉量变和质的转移
36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3.诗的感受的三个层次
37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4.心灵综合和直接抒情
38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5.诗的想象
39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6.诗的比喻与想象的距离
40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7.诗的整体结构
41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8.诗的情绪节奏和语言节奏
41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8.诗的情绪节奏和语言节奏
40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7.诗的整体结构
39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6.诗的比喻与想象的距离
38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5.诗的想象
37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4.心灵综合和直接抒情
36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3.诗的感受的三个层次
35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2.诗的知觉量变和质的转移
34 第四辑诗学研究:诗歌审美的规范性与开放性 1.概括意象中的感情优势
33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4.海子《麦地》:月亮下面的劳动颂歌
32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3.北岛《无题》:对麻木和愚昧的决绝
31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2.舒婷《致橡树》和《神女峰》:女性独立宣言
30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1.蔡其矫《雾中汉水》:情思决定红日朝霞间的因果
29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0.臧克家《有的人》:以生死格言抒情
28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9.曾卓《悬崖边的树》:严峻的危机和精神升华的统一
27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8.穆旦《春》:为青春的欲望寻求“归依”
26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7.冯至《你说,你最爱看这原野里》:纪念没有印象的普通人
25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6.卞之琳《断章》:超越抒情,相对性哲理
24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5.郭沫若《天上的街市》:飘渺中的确证
23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4.戴望舒《雨巷》:缠绵情结的客观对应物
22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3.闻一多《死水》:“以丑为美”的艺术
21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2.徐志摩《再别康桥》:无声的独享
20 第三辑经典文本微观分析 1.引言西方文论和中国经典的痛苦搏斗
19 第二辑新诗评说 6.评秦岭雪:在古典美和当代美的冲突中悠游
18 第二辑新诗评说 5.序俞兆平《诗美解悟》
17 第二辑新诗评说 4.序陈仲义《现代诗创作探微》
16 第二辑新诗评说 3.序王炳根《少女万岁——蔡其矫传》
15 第二辑新诗评说 2.论《女神》:从泛神论到“泛我论”和“无我论”
14 第二辑新诗评说 1.论新诗第一个十年
13 第一辑崛起论 12.《新诗发展概况》写作前后——答洪子诚
12 第一辑崛起论 11.访谈录:我与“朦胧诗”的论争
11 第一辑崛起论 10.历史的裁决——朦胧诗二十周年祭(为《文学报》而作)
10 第一辑崛起论 9.诗论纷争:在个人承担和历史承担之间
9 第一辑崛起论 8.“后新潮”诗的反思
8 第一辑崛起论 7.“后新潮”诗的困窘与出路
7 第一辑崛起论 6.关于诗歌流派嬗变过速问题
6 第一辑崛起论 5.论新诗的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问题
5 第一辑崛起论 4.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
4 第一辑崛起论 3.给艺术的革新者更自由的空气
3 第一辑崛起论 2.恢复新诗根本的艺术传统——舒婷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
2 第一辑崛起论 1.诗与“小我”
1 自序
搜索
分类
书架
联系我们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103号
江西元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-2021005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赣网文(2020)5985-02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赣新出发批字第2054号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793-8688116
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江西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关键字导航
追书神器服务号
微信看书更方便,天天签到免费看
立即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