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优质书源
目录
共50章
倒序
1 _1_0_太阳之礼赞 宗神之祭歌
2 _1_1_一、楚辞是祀神乐典
3 _1_2_二、《离骚》:楚王族祭祀其“始祖—太阳神”的祀神乐典
4 _1_3_三、《离骚》的主旨是极力倡导太阳神精神
5 _1_4_四、死的沉思 生的执著
6 _1_5_五、从彭咸 求中正
7 _2_0_《离骚》首十二句新解
8 _2_1_一
9 _2_2_二
10 _2_3_三
11 _3_0_《离骚》的结构及大意
12 _3_1_一、始乐
13 _3_2_二、陈辞
14 _3_3_三、远游求女
15 _3_4_四、乱乐
16 _4_0_从藏族《世巴问答歌》看《天问》的文体性质
17 _4_1_一、“呵壁题诗、渫愤舒愁说”质疑
18 _4_2_二、“穷理诘问、怀疑反思说”质疑
19 _4_3_三、“史诗”:现代学者认识《天问》文体性质的关键词
20 _4_4_四、从《世巴》和《天问》内容结构的比照看《天问》的创世史诗性质
21 _4_5_五、从《世巴》的演唱、传习活动看《天问》只问不答的成因
22 _4_6_六、从《世巴》看《天问》的题义、作旨、“错简”传播、定型
23 _4_7_七、结语
24 _5_0_《老子》“音声相和”释义辑述
25 _5_1_一、从自然、生活现象理解“音声相和”
26 _5_2_二、从音乐文化事象理解“音声相和”
27 _5_3_三、从声音的大小、长短、强弱、高低、清浊的对立应和理解“音声相和”
28 _5_4_四、随意注解、不知所云的情况
29 _5_5_五、简要评述
30 _6_0_蔡仲德《中国音乐美学史》释《老子》“音声相和”辨正
31 _6_1_一、对蔡著释“音声相和”的几点质疑
32 _6_2_二、辨正一:“和”是音乐的重要特征
33 _6_3_三、辨正二:《老子·二章》的论旨是讲辩证法思想
34 _6_4_四、辨正三:“音”、“声”不分“艺术之声”和“自然之声”
35 _6_5_五、辨正四:《老子》所包含的音乐美学思想≠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
36 _7_0_《老子·二章》“故”字引起的歧解误释
37 _7_1_一、对章旨的歧解造成对“音声相和”的误释
38 _7_2_二、对“故”字理解的偏颇导致对章旨的歧解和对“音声相和”的误释
39 _7_3_三、我们的观点
40 _8_0_《老子》“音声相和”命题之所指
41 _8_1_一、《老子·二章》论旨及“音声相和”的语境
42 _8_2_二、关于“音声相和”之“和”
43 _8_3_三、关于“音声相和”之“音”、“声”
44 _8_4_四、五声调和八音而乐成
45 _8_5_五、结语
46 _9_0_“音声相和”:中国乐学思想的核心命题
47 _9_1_一、区分“含蓄意指系统”和“直接意指系统”的“音声相和”
48 _9_2_二、“音声相和”命题是对宗周礼乐文化活动中长期音乐实践经验及其特征的总结
49 _9_3_三、“音声相和”命题是对《老子》之前诸家乐论思想的凝练概括
50 _9_4_四、“音声相和”命题从音乐内在结构的矛盾关系中揭示了音乐的审美特质
50 _9_4_四、“音声相和”命题从音乐内在结构的矛盾关系中揭示了音乐的审美特质
49 _9_3_三、“音声相和”命题是对《老子》之前诸家乐论思想的凝练概括
48 _9_2_二、“音声相和”命题是对宗周礼乐文化活动中长期音乐实践经验及其特征的总结
47 _9_1_一、区分“含蓄意指系统”和“直接意指系统”的“音声相和”
46 _9_0_“音声相和”:中国乐学思想的核心命题
45 _8_5_五、结语
44 _8_4_四、五声调和八音而乐成
43 _8_3_三、关于“音声相和”之“音”、“声”
42 _8_2_二、关于“音声相和”之“和”
41 _8_1_一、《老子·二章》论旨及“音声相和”的语境
40 _8_0_《老子》“音声相和”命题之所指
39 _7_3_三、我们的观点
38 _7_2_二、对“故”字理解的偏颇导致对章旨的歧解和对“音声相和”的误释
37 _7_1_一、对章旨的歧解造成对“音声相和”的误释
36 _7_0_《老子·二章》“故”字引起的歧解误释
35 _6_5_五、辨正四:《老子》所包含的音乐美学思想≠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
34 _6_4_四、辨正三:“音”、“声”不分“艺术之声”和“自然之声”
33 _6_3_三、辨正二:《老子·二章》的论旨是讲辩证法思想
32 _6_2_二、辨正一:“和”是音乐的重要特征
31 _6_1_一、对蔡著释“音声相和”的几点质疑
30 _6_0_蔡仲德《中国音乐美学史》释《老子》“音声相和”辨正
29 _5_5_五、简要评述
28 _5_4_四、随意注解、不知所云的情况
27 _5_3_三、从声音的大小、长短、强弱、高低、清浊的对立应和理解“音声相和”
26 _5_2_二、从音乐文化事象理解“音声相和”
25 _5_1_一、从自然、生活现象理解“音声相和”
24 _5_0_《老子》“音声相和”释义辑述
23 _4_7_七、结语
22 _4_6_六、从《世巴》看《天问》的题义、作旨、“错简”传播、定型
21 _4_5_五、从《世巴》的演唱、传习活动看《天问》只问不答的成因
20 _4_4_四、从《世巴》和《天问》内容结构的比照看《天问》的创世史诗性质
19 _4_3_三、“史诗”:现代学者认识《天问》文体性质的关键词
18 _4_2_二、“穷理诘问、怀疑反思说”质疑
17 _4_1_一、“呵壁题诗、渫愤舒愁说”质疑
16 _4_0_从藏族《世巴问答歌》看《天问》的文体性质
15 _3_4_四、乱乐
14 _3_3_三、远游求女
13 _3_2_二、陈辞
12 _3_1_一、始乐
11 _3_0_《离骚》的结构及大意
10 _2_3_三
9 _2_2_二
8 _2_1_一
7 _2_0_《离骚》首十二句新解
6 _1_5_五、从彭咸 求中正
5 _1_4_四、死的沉思 生的执著
4 _1_3_三、《离骚》的主旨是极力倡导太阳神精神
3 _1_2_二、《离骚》:楚王族祭祀其“始祖—太阳神”的祀神乐典
2 _1_1_一、楚辞是祀神乐典
1 _1_0_太阳之礼赞 宗神之祭歌
搜索
分类
书架
联系我们
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6103号
江西元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赣B2-20210059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赣网文(2020)5985-025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赣新出发批字第2054号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793-8688116
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江西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关键字导航
追书神器服务号
微信看书更方便,天天签到免费看
立即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