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章 跌入河里的流星(2)
去年的九月三十,阿笙生了病没能参加,今年的七月三十,是阿笙过的第一个地藏节。
阿笙很兴奋,但有小心翼翼的把这兴奋隐藏起来,只能激动的给院子里的瓜果多浇了几次水,又激动的哼起了江南小调,随手又多练了几笔字。
季奶奶不动声色,悄悄拜托萧明出街时多买了几把地头香。
当天晚上,季奶奶点好了地头香,朝着阿笙招了招手,“阿笙,过来。”
阿笙收拾好碗筷,快步走来,一双眼紧盯着那把地头香,难掩欣喜。
“这地头香是你萧叔叔买给你和阿渝的,去吧,去找你渝哥玩去。”
季暖笙眼里的兴奋,终止在听到阿渝这两个字,然后不禁回想起隔年的那铺天盖地的红色。
“阿笙,莫怕,你渝哥不会再欺负你了。”季奶奶慈眉善目,心知阿笙对阿渝还是心存戒备,这心墙一天不倒,阿笙就都只会是一个人。
季奶奶也始终相信,那个心善热忱的阿渝,终有一天,会把这个把自己紧紧裹起来的阿笙,带出那些黑暗的过去。
七月三十的樟镇,真好看。
阿笙一手提着落苏灯,看着南滨里田间地头都插满了地头香,星星点点连成一条线,好似传说里的银河。
孩童们在银河里东跑西跳,大人们坐在桥口乘凉,看着河上飘着的河灯,左手蒲扇,右手茶杯话家常。
阿笙一步一步走着,小心翼翼的避过那些会烫伤人的香头,一双眸又贪婪的看着未曾见过的夜间美景。
这样好的风景,真该让季奶奶一起来看,只可惜季奶奶身子不适,受不得夜间寒露。
阿笙微微遗憾,偏过头偷瞄了一眼身边的少年郎,垂下眸紧跟其后不敢说话。
“你说要不要在桥口也插一点?”少年郎挠挠头,鼓起勇气回过头问阿笙。
阿笙不说话,叹息:阿渝不喜欢阿笙。
“那桃树底下呢?”阿渝抿嘴,低下声来。
阿笙继续不说话,心念:阿渝不喜欢阿笙。
“那梨树下呢?”阿渝撇嘴,心情莫名忐忑。
阿笙持续不说话,心再念:阿渝不喜欢阿笙。
少年郎最后一点耐心被用尽,“阿笙,你哑巴啦!”
阿渝意识到自己说了重话,正欲道歉,却看到跟在身后,走路像猫儿般轻的姑娘,视线落在河面上的河灯。
一种被人无视的挫败感袭上心头,这种挫败感又被没吓到这猫姑娘的庆幸取代。
阿笙的眼睛里,倒映着星火,阿渝看着,心生了欢喜。
“想放河灯?”软下声来,阿渝耐心哄着这猫姑娘。
阿笙收起了眼睛里的惊艳,摇了摇头,只是视线依旧追逐着河面上的点点萤火,好奇又向往。
阿笙不说话,阿渝也静了下来,顺着阿笙的视线穿过桥口乘凉的大人们,落在河面上漂浮的河灯在水葫芦间穿梭,最终锁定了那水面上如流光般飞舞的萤火虫。
“想要萤火虫?”这一次,阿渝郑重出口,他开始慢慢揣摩这猫姑娘的心思。
她似乎不喜欢给别人惹麻烦,她似乎不喜欢告诉别人自己真正喜欢什么,她似乎一直都很喜欢安静。
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似乎,唯独有一点,阿渝是肯定的。
阿笙喜欢萤火虫。
虽然阿笙不曾说过,但是阿渝就是知道了阿笙喜欢萤火虫,或许是因为那萤火的美足够媲美阿笙的眼睛。
阿渝喜欢阿笙的眼,那双眼,明亮,能倒映世间美景,不染尘俗。
他忽然想看从阿笙眼里流露出明艳的欢喜,是怎样的。
“你等着,我给你抓来。”阿渝撸起袖子朝着河边走去。
阿笙看着少年又跑又跳,又站又蹲的追逐那地上的流星,心又念——
阿渝,是不是没那么讨厌阿笙了呢?
多次扑空之后,阿渝成功的把那点萤火抓在了手里,他没来得及看到阿笙眼里的欢喜,连人带那流星,“噗通”一声——
跌进了河里。
{{qrcodeDesc}}